玉皇观,位于绵阳市魏城镇,始建于唐贞观年(公元627—649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素有千纪道场魏城玉皇观之古称。
据清同治《直隶绵州志》载:“,治东北六十里,在魏城驿东二里,即北山东峰,突起珠圆,旁无附丽因名。峰巅建玉皇观,山后有泉,嘉庆五年,官兵驻营于此,汲饮不竭。”又,“玉皇观,治北六十二里玉珠山椒,创自唐时,毁于元末,明嘉靖中丁完玉山重修。”
据清同治《直隶绵州志》载:“,治东北六十里,在魏城驿东二里,即北山东峰,突起珠圆,旁无附丽因名。峰巅建玉皇观,山后有泉,嘉庆五年,官兵驻营于此,汲饮不竭。”又,“玉皇观,治北六十二里玉珠山椒,创自唐时,毁于元末,明嘉靖中丁完玉山重修。”
此山现称玉珠山,因山体呈半圆形,而此得名。红墙红顶玉皇观在郁郁葱葱、翠柏树林簇拥玉珠山顶隐居,川陕公路(108国道)从后山下脚经过,从国道再沿蜿蜒曲折的盘山路绕玉珠山一圈攀升1公里左右,即可到达玉珠山顶玉皇观。
登山顶,可俯瞰历史悠久古魏城县城全景。站在玉皇观正殿外石阶上,隔魏城河眺望13层文风塔,文风塔是魏城驿丞李番为倡导文风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而建,而故名。塔为六面体密檐式建筑,形如笔颖,通高13层25米,雄伟壮观。塔身置于条石建成的基座之上,基石的地宫落入土中。该塔1层4.53米,边长4.65米,壁厚1.36米,南面有一塔门进入塔室。塔内1-3层塔壁上嵌有地方名流题咏此塔的石刻28方;1-2层内原供奉有文昌帝君和魁星二神。
登玉皇观,吸玉珠山林柏之仙灵之气,叩道教祖庭,悟老子《道德经》之哲理,远慕文风塔,拜文昌帝君、魁星二神祈愿金榜题名。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玉皇观的玉皇大帝圣诞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瞻、祈福。此外,玉皇观还传承着丰富的道教法事和道教音乐,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二十世纪初,善男信女捐资修建玉皇殿、三清殿于山椒,占地五千余平方米。
二十世纪初,善男信女捐资修建玉皇殿、三清殿于山椒,占地五千余平方米。
二00八年,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全部震毁,文宗灵道长重振道风,八方募筹资金,重建法相庄严之玉皇道观,占地八千八百零六平方米。现有石碑十四尊,其中清光绪十七年一尊,现代碑刻十三尊。光绪十年“作善降祥”一道。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一日,经四川省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开放为“道教固定宗教活动场所”。二零二三年五月九日,绵阳市游仙区道教协会成立,住魏城镇玉皇观,文宗灵主持道长任会长。
改革开放后原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長付园天大律师代领省道协相关领导前来玉皇观指导工作亲自提篇一道玉道永固,四川省道教协会唐诚清会长亲自提篇玉皇殿。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一日,经四川省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开放为“道教固定宗教活动场所”。二零二三年五月九日,绵阳市游仙区道教协会成立,住魏城镇玉皇观,文宗灵主持道长任会长。
改革开放后原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長付园天大律师代领省道协相关领导前来玉皇观指导工作亲自提篇一道玉道永固,四川省道教协会唐诚清会长亲自提篇玉皇殿。